葡萄牙的民問斗牛,往往都已形成一種地方性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都在固定日期舉行。一般在夏季的一個周末。其所以選在夏季,是為了吸引僑居國外的同胞,利用假期返回故里,重溫鄉(xiāng)情。所以定在周末,是為了避開工作日,讓大家盡情歡樂。 民間斗牛形式多樣。據(jù)學者調(diào)查,全國各地具有明顯地方色彩的斗牛形式有10多種。大致可歸為三類:一是把瘋狂的公牛趕到街上,任其狂奔,人們與牛周旋,或挑逗、或追逐、或奔逃,十分驚險,此被稱為奔牛節(jié);二是人們用繩索套住暴怒的公牛,奮力盡可能控制其奔跑方向,但仍對沿途群眾形成很大威脅,險情不斷;三是人們借助各種器具與牛搏斗。
奔牛節(jié):在里斯本東北方向30余公里處,有一個斗牛名城維拉弗蘭卡,這里的奔牛節(jié)在全國首屈一指。一早,經(jīng)挑選過的公牛被裝在鐵籠里運至維拉弗蘭卡城邊一個臨時搭就的牛圈里。
當?shù)厝撕湍矫鴣淼耐獾亍⑼鈬慰停瑵u漸聚攏到該城條條街道的兩旁。隨著一串串煙火竄向半空,公牛被放出圈門,幾個粗壯大漢趕著一群經(jīng)過馴養(yǎng)的牛引導公牛奔馳而來,在人們的驚叫聲中跑過全城,進入斗牛場。此時,真正的奔牛方才開始。怒不可遏的公牛一個接一個被放出斗牛場。它們沖向大街肆無忌憚地橫沖直撞。沿街多數(shù)人早已選好安全位置,既可真切目睹這令人心驚膽戰(zhàn)的景象,又不致招惹殺身之禍。少數(shù)勇敢者懷著大膽冒險卻又不無恐懼的矛盾心情,跑到街心與牛對峙。行動敏捷的人往往驚而不險,巧妙應付牛的襲擊。時有運氣不佳的人躲閃不及,或被牛角挑傷,或被牛蹄絆倒,或被牛體撞翻,但大多能由同伴護駕救起,不過也偶有慘劇發(fā)生。公牛越跑越累,后變成強弩之末,有氣無力地再次被引入牛圈。經(jīng)歷過這場刺激后,人們狂飲飽餐一頓,下午又去斗牛場觀看斗牛表演。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