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是沒有幽默感的工作狂人以及服從的好戰分子,他們出于民族的優越感一直致力于統治全世界,然而這種努力由于有了更為聰明的英國人而終成泡影--所以大體上來看,英國電視觀眾心目中的德國人的形象還是如此。直至今天,無數影片還以過去戰勝希特勒或威廉皇帝為題材,并把這些看成是全民族的偉大勝利。由于二戰的原因,次世界大戰在德國人心中的地位可有可無;相反英國人卻一直把它看成是偉大的戰爭。11月11日,這個戰爭結束的日子直到今天也還都在全英聯邦的范圍內隆重地慶祝著。這就意味著,一戰的巨大影響猶存,而且還不斷加深著人們對兩次大戰的回憶。終,作為戰勝方的英國人卻有著比飽受戰敗之苦的德國人更深的戰爭回憶。歷史的深度也許可以解釋根植在英國人心中的成見,然而道歉也毫無必要了,因為只要你放眼去看一看當今的德國人,就會立刻明白。過去的那些偏見顯然是站不住腳了。 勤奮、服從、好戰、民族主義和毫無幽默感,這五種德國人的典型形象中至少已經有四種幾乎完全不存在了。只要衡量一下每年他們享受著長的假期,頻繁地去國外旅游,并且早早地就退休頤養天年。過去令人們耳熟能詳的工作狂形象已經漸漸為“過早退休的精神情緒”所取代。德國人服從的特征似乎也已經很難感受到了,雖然外國人還能在德國街頭看到行人們規矩地在紅燈前等候,但這僅僅是殘存的一點點對于禁令的尊重。其他的規定,諸如道路上的限速規定,德國人遠不如英國人與美國人那么服從。大城市中的街頭涂鴉就更是對的藐視了。完全消失的還有德國人的好戰特性。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今天的德國人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是反戰的,有時甚至是膽小怕事的。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