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德語翻譯是運用兩種語言的復雜過程,整部著作或重要文獻的翻譯,一般要經過準備、理解、表達、校對、定稿等階段。
準備指理解原文內容前的準備工作。為了更好地理解原作所敘述的內容,特別是一些經典作品的內容,譯者必須盡可能先閱讀作者的其它作品,了解有關的時代背景、有關的知識,讀些與原作有關的參考資料。
理解指通過原作的語言現象理解原作的內容,譯者在翻譯前必須反復閱讀原文、熟悉全文面貌,掌握中心意思。翻譯工業技術文件時,會遇到許多科學資料,新技術,新術語,應了解每個詞匯在具體上下文中的意義。若不知其含義,必須查辭典,不能解決的問題,還必須查閱有關資料,或從構詞原理及上下文進行推測,決不能馬虎從事,不能自以為是,決不能拿到原文就譯,看一句,譯一句的辦法,是難以保證譯文質量的,有時甚至要返工。
表達指在譯文語言中尋找和挑選恰當的表達手段。翻譯時每個詞、每個句子要仔細推敲琢磨,挑選在該上下文中確切的表達方式。表達是逐步完善的,任何翻譯也不能定稿。譯者應當不厭其煩地一改再改,以保證譯文質量。
校對指校對譯稿,初校是對照原文,逐句校對,檢查有無錯譯、漏譯的地方,復校是脫離原文,專從譯文角度檢查。看看譯文是否讀得上口,上下有無聯系,有無文理不通和不合邏輯的地方,有無損害譯文語言的純潔和健康的地方。對于科技文獻翻譯來說,校對工作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科技文獻要求高度的精確性,概念,公式、符號等較多,稍一疏忽就有可能鑄成大錯。
定稿指校對修改后再對照原文通篇檢查,作后修改,到此,翻譯的工作就全部完成了。在翻譯過程中,有決定意義的是理解和表達,其余都是從屬的輔助工作。
以上就是“科技德語翻譯過程"的相關介紹,如果您想了解“德語學習班”的信息,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