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丁語——奠定西班牙語的基礎 公元前218年,羅馬大規模入侵西班牙,并用12年時間占領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入侵后,有許多羅馬人與半島人通婚并把他們的影響擴展到西班牙各個領域。他們也把拉丁語帶到了西班牙并推廣普及。為便于貿易往來,當地居民盡量使用拉丁語,使拉丁語成了半島上早的共同語言。這為現代西班牙語的形成并成為拉丁語系的一支奠定了基礎。 在羅馬人長達600年的統治中,西班牙的政治、經濟、社會不斷羅馬化。羅馬人按照自己的城市模式,將西班牙的許多居民點建造為城市,所以大多數的西班牙城市都有羅馬淵源,如梅里達城市的命名正是源于羅馬皇帝Emerita之名。羅馬人還在各個城市中修建了具有羅馬風格的寺廟(templos)、圓形劇場(anfiteatros)、競技場(circos)、凱旋門(arcos de tri—unfo)、引水管道(acueductos)等。羅馬的入侵以及宗教對西班牙文化的影響,體現在了西班牙語詞匯的豐富性和表達方式上。
(二)西哥特入侵給西班牙語帶來的變化
公元5世紀,日耳曼的一支西哥特人入侵西班牙,趕走了羅馬人,開始了對西班牙長達300多年的統治。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語言又經歷了較大變化。由于日耳曼軍事較為發達,因此軍事詞匯豐富。詞匯上的表現如:tropa(軍隊)、tregua(停戰)、espia(奸細)等。西班牙的人名和地名中也留下了日耳曼痕跡,如西班牙人現在常用人名Alfonso(阿方索)、Fernando(費爾南多)、Ro—drigo(羅得里戈)、Gonzalo(岡薩羅)、Adolfo(阿道夫)等;西班牙南部Andalucia(安達盧西亞)這一地名也是在西哥特的征戰中形成的。
(三)阿拉伯語促進西班牙語的形成
隨著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統治日益腐敗渙散,終被大舉進攻的阿拉伯人所征服。公元711年,除北部地區外,西班牙已是阿拉伯人的天下。西班牙人又開始其長達700多年的反抗阿拉伯人的光復運動。直到1492年,基督教國王的軍隊勝利開進了Granada(格拉納達)城,終將后一個阿拉伯人的國王驅逐出西班牙。
阿拉伯人的入侵占據西班牙中世紀的大部分歷史。在其統治的大部分時間里,兩個民族交流合作,創造出了輝煌的文明,將西班牙推向歐洲文化的頂峰。
在民族融合中,西班牙語吸收了大量的阿拉伯語詞匯。“al”是阿拉伯語的冠詞,西班牙語中的許多以al開頭的詞都來源于阿拉伯語,如:alcalde(村長),al-mohada(枕頭)等。許多阿拉伯語的習慣用語也滲透到了西班牙語中,如中世紀西班牙人常說的besar lamanoo los pies de alguien(吻某人的手或腳),便是阿拉伯人向有權勢的人表示禮貌的一種方式,后成為西班牙書信末尾的客套話。阿拉伯人占領西班牙期間,居住于西班牙東北地區的人民開始使用一種平民間溝通的方言,西班牙國土收復后,國王鼓勵人民移居鄉下,但當時的居民人種復雜,有猶太人、摩爾人(Moros)、基督教徒、法蘭克人(Francos)、阿拉貢人(Aragones)、納瓦拉人(Navarros)等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此便產生使用一種共同語言的需要,西班牙語迎合當時現實情況需要,便自然成為平民間溝通的語言。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