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費”的問題,可以說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頗為復雜的學問。至少有三個問題有待研究:什么時候要付小費?付多少小費?怎么付小費? 德國人自己也知道,他們在世界上沒有“非常大方”的好名聲。所以,他們對小費是很注意的,一般在出國前先研究要去的國家有關小費的情況。什么在日本,小費是半推半就,假推實要啦;什么在墨西哥,叫人動一動就要付小費啦;什么在孟買,出租車司機不要小費;在尼泊爾恰恰相反,小費稍微少一點,出租車司機就不愿為客人從車上提行李……他們都掌握得清清楚楚。真是“知己知彼,百無差錯”!
我們來看看德國人自己的“小費經”:
哪些人期待得到小費?飯店跑堂、旅館門房、旅館服務人員、搬行李的仆役、船上的服務小姐、酒吧招待、理發師、出租車司機、加油站加油工、導游、旅游車司機、電影院和劇場的領座小姐、停車處的看門人等。由此可知,需要付小費的地方是:旅館、飯店、酒吧,咖啡館、理發店、坐出租汽車、加油站、電影院、戲院、外出旅游,還有海濱浴場等處。總之,凡是您得到別人服務、招待、好處、熱情的地方,都是在考慮付小費之列。在德國,只有您付不付小費或付多付少的問題,不存在遭到拒絕、甚至以為是一種“不恭”、“侮辱”的情況。
到底要付多少小費呢?這沒有很明確的規定,但存在一些歷史上形成的慣例。像在飯店吃飯,一般付飯錢的5%左右的小費,并且直接給跑堂。像住旅館,一般性給清潔工幾個馬克;也有一天給一個馬克的。其他情況一般給2馬克至5馬克。出手小費的多少主要是看招待、服務的質量、態度怎么樣。也有因不滿意而不付小費的。這種情況當然極罕見,誰也不愿不歡而散。
小費怎么付法?一般直接塞給應收受小費的人的手中。飯店跑堂、出租車司機,給他們的小費是在付款時一起給的,一般把飯錢、車錢除外,再附加上想付的小費,往往只要說一句:“請別找了廠跑堂、司機等就心領神會了。也有的客人或因出手太少不好意思,或因與有關人員有所抵牾而回避之,把小費放在桌子上一走了之。這種情況多數發生在旅館里。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