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城鄉差別除了地區性差異,城鄉差別也是導致德國國內差異的一個主要的深層次原因。同世界各地一樣,傳統的文化模式總是保留在農村地區,德國也不例外。在不計其數的村莊和小鎮上,你會看到比城市里更古老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的行為方式。同族聚居現象和方言的使用在鄉村也比在城市更為明顯。在鄉村,民間音樂、工藝品和民間的慶祝活動中還清晰地顯示出德國歷史上的農業文明。鄉村地區的一個特有現象是這些村莊和小鎮都沒有受到城市里的各種社會傾向和文化潮流的影響。
城市里有大量各種各樣的文化,尤其是在法蘭克福和柏林。由于德國主要的工業都分布在較大的城市里和市區,因此很多移民和外國勞工在這些中心地區工作和生活。比如說,柏林的克魯茲堡(Kreuzberg)地區曾經有一段時間居民以土耳其人為主。盡管這種現象正在改變.住在柏林的土耳其人還是比大多數土耳其城市里的都要多。而在法蘭克福,大約30%的人口不是德國人。
鑒于這些重要的差別,如城鄉差別、地方性差別、民族、年齡和性別的差異,以及階級和教育背景的不同等等,要想恰當地概括一下德國文化是很困難的。但是了解德國人的中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將會有助于我們理解這一錯綜復雜的模式。這些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使德國人有一種集體感和傳統意識。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