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jìn)行漢譯德的翻譯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十分難譯的“攔路虎”,即漢語中的成語、諺語、警句及引用的詩詞等。它們不僅言簡意賅、寓意深遠(yuǎn),而且對仗工整、音調(diào)鏗鏘。因之,這些所謂的“攔路虎”往往是漢語原文中的精華所在。它們猶如閃光的珍珠,使文章富有文采。翻譯這些成語、諺語、詩詞、警句時,如能多加推敲,找到較好的相應(yīng)譯法,就可大大地提高譯文質(zhì)量,增強譯文的文采。
本文僅就翻譯成語和諺語時,如何注意排比、對仗及音韻等問題作一簡略的探討。
1.運用各種手段押韻:
1) 通過選詞押韻。德語中詞干的元音及詞尾都相同的詞很多,因此可以選用各種合適的詞類進(jìn)行押韻。
2)為了押韻,有時就不能逐字逐句地譯得太死,不妨“活”一點。
3)可模仿德語詩歌中常用的減掉詞尾中元音“e”的方法押韻。
4)必要時減去某些可省的詞,或打亂語序。
2.翻譯成語、諺語、警句、詩詞時,也須在排比和對仗上下一些工夫。
3.套用德語中的熟語、諺語等形式。
4.漢語成語中往往使用疊詞或疊字,使文字抑揚頓挫,富有節(jié)奏感,譯成德語時有時亦能找到相應(yīng)的形式。
5.翻譯時可省略譯文的某一句子成分或直接譯成省略語。
綜上所述,要譯好成語、諺語、警句等,除了掌握較豐富的詞匯和表達(dá)方式外,尚須選讀一些德語的詩歌、熟語、諺語等。熟悉了它們的形式以后,翻譯起來就比較能夠得心應(yīng)手了。總之,翻譯漢語的成語、諺語、警句及引用的詩詞等是比較難的。
(責(zé)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