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和“體”是動詞的重要的兩個語法范疇。“時”在教學語法中叫“時態·,它表達動作(或狀態)的外部特征(在什么時候發生)。“體”表示動作(或狀態)的內在特征(怎樣發生的、以什么方式發生的)。“體”在德語個叫做Aktionsart、意思是行為方式。動詞的 時”和“體”總是揉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時體系統,難以裁然分開。一般來講,“時”多半以語法形式表現出來,而“體”則多半隱合在動詞語義中。 大家知道,德語的時”有六種形態、它們是現在時、過去時、將來時、這三種“時”合并稱“時續”;另三種分別為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它們合并稱“時點”。我們可以把“時續”和“時點”這兩大類看成是“體”的范疇、前者屬于“持續體”(或叫“進行體”),后者叫“界限體”(或叫“完成體’)
德語動詞的時態變化總要以——個參考時間為坐標原點。凡在此時間以前發生的動作行為為過去時和過去完成時,凡在此時間內發生的動作行為為現在時和現在完成時。凡在此時間以后發生的動作行為為將來時和將來完成時。過去完成時、現在完成時和將來完成時又是以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為它們的坐標原點。我們所說的“參考時間”可以用單詞、詞組、從句等來表示、也可以在上下文中暗含。如果沒方指定、從上下文牛也看不出來,那么“參考時間”就是現在。可見“參考時間”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可以在說話個按實際情況變動。只有普遍真理、習慣動作客觀事實不選擇“參考時間”。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