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大學學習階段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口試是DSH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特殊情況,考生是不能免試的。根據DSH大綱規(guī)定,只有通過筆試的考生,才能參加口試。
口試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考生可以有15至20分鐘時間在一個單獨的房間里準備所給的資料,這時允許使用德語單語詞典。第二階段是口試本身,它以閑聊的方式開始,要求考生談談個人情況、學習情況、在家鄉(xiāng)的學習、到德國學習的動機或對大學的選擇等。接下來是進人口試的正題,即考查學生準備的內容,一般既有考生的單獨講述,又有主考人員與考生交談這兩種不同的形式。考生要能概括性地講述所給材料的主要內容并問答有關提問,主考人員和考生的交談則進—·步借助所給材料的主題考查考生的論證、反駁、追問、猜測、提出觀點等語言行為能力。第三階段是告知考生口試的結果,因為口試后考生對口試的情景記憶猶新,對口試的評分結果也較能理解。
考試的資料一般是圖表、短文、照片、漫畫、聽力短文或文章、廣告資料或實物資料。為丁讓口試本身條理清楚,在資料上往往也有一些提問,便于考生進行充分準備。
由于中德學制的差異,參加DSH考試的中國考生在中國至少上過一到兩個學期的大學。根據考生在德國大學繼續(xù)就讀的專業(yè)要求,口試的內容常常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因而,考生一般在試前就向主考人員提出口試的專業(yè)方向,然后按專業(yè)分組進行考試。德國許多大學的DSH復習班還開設了不同專業(yè)的德語輔導課,讓考生學習專業(yè)德語,以便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
口試的評分主要依據四個方面:一是內容表達的正確性和清楚性;二是交談時對對方的提示和講述所作出反應并主動繼續(xù)對話的能力;三是語言使用的正確性和詞匯的豐富程度;四是發(fā)音和重音使用的標準程度。為了相對客觀地進行評判,考評人員一般對口試情況作記錄,并根據以上四個標準在評分表上評分。評分表由各大學在貫徹以上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因而具體的考評立項并不完全相同。比如,下面是德國某大學的口試評分記錄表,它除了對“內容”和“交際能力”單獨立項外,把“語言”和“語音”合并成“語言能力”一項,并從“發(fā)音”、“語法”和“表達能力”三個方面進行評分。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