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特拉里亞是羅馬興起之前亞平寧半島上強盛的國家,它興起于公元前8世紀.是由11個城邦組成的奴隸制國家。伊特拉里亞人從事農(nóng)業(yè)和航海業(yè),他們和膝尼基、迦太基、埃及、希臘都有頻繁的貿(mào)易交往.這些國家的文化都對他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羅馬建筑師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贊賞伊特拉里亞的城市布局.提到它給羅馬建筑的影響。從現(xiàn)存的遺跡來看,伊特拉里亞的建筑柱式是從多利安式演變來的。伊特拉里亞人在城門、橋梁建筑中首先使用了拱券。
在伊特拉里亞人的墓室里裝飾著大量的壁畫,內(nèi)容大多取材于葬禮、對死后生活的想象與神話題材。在這些壁畫中,死者常常被描繪成歡樂的樣子,他在參加人數(shù)眾多的宴會,人們在宴會上跳著舞。人物的姿勢、手勢、面部表情都極為生動,同時對風景、花卉、景物也有了細致的描繪,人體比例基本成熟,人物動作處理自然,在這里,我們可看到希臘瓶畫的影響。伊特拉里亞繪畫的突出特點是色彩華麗,傾向于采用熱烈而絢麗的色調(diào)。如綠色和天藍色襯托著黃色、紅色、棕色的主體。這些色彩對比強烈,具有鮮明的裝飾效果。
雕塑在伊特拉里亞美術中占主要地位。從現(xiàn)存的作品來看.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希臘雕塑的影響.有的雕像臉上還帶著古風的微笑,但比古風時期的希臘雕塑更為成熟。內(nèi)在的情感更為豐富,其代表作有《阿波羅神像》、<母狼>等。
其中<阿波羅神像:》是在維伊城發(fā)現(xiàn)的一件可算保存相對完整的陶塑人像,它是一座神殿上方的裝飾品。雖然上肢殘缺,軀干尚完好無損。那微笑著前傾行走的動態(tài),流暢飄動的衣紋,薄紗下依稀可見的肌膚,都看得出希臘古風時期的影響。
伊特拉里亞人還喜歡在陶棺上裝飾雕塑,在陶棺的頂部塑上死者的全身肖像。這些雕像有的是單人的、有的是夫妻合像,他們的姿勢或躺臥,或站立,后期的墓棺肖像刻畫了性格特征很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些作品表現(xiàn)手法簡練,表情生動。對羅馬的肖像藝術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