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阿拉伯學者們沒有給予身勢語現象及其作用以足夠的重視。他們沒有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研究身勢語或其他非語言行為,有關這方面的論著和文章也不多見。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阿拉伯人對身勢語現象無所認知。早在古代,阿拉伯人就對身所發出的信息在交際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有較深入的理解。學者們對此有許多精辟的論述。 阿拔斯時期的著名學者賈希茲曾說: “身勢和語言是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身勢從屬于語言,并為語言作補充說明。用眼睛、眉毛及身體的其他部位發出的信號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對于那些人們不想對他人明言的事物,以及在那些人們不便明言的場合。如果沒有身勢語,人們就無法認知那些難以啟齒的事情”。賈希茲在《動物志》和《解釋與說明》兩本論著中,多次對人們的交際和表意手段進行了闡述,并對這種手段進行分類。
他說:“一切語言的和非語言的表意手段,不多不少正好五類:語言、身勢、手勢、文字、體態”。賈希茲如此排列交際和表意手段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種排列是與人的.感官和接收信息的方式相聯系的。他把語言放在位是因為由音節構成的有聲語言易于傳遞信息,易于被聽話者用耳接收。
他把身勢和手勢放在第二.第三位是因為在一定距離內,身勢和手勢較為直觀,交際的對方可以通過眼睛來接收身勢和手勢發出的信息。他把文字放在第四位是因為文字雖較為直觀,但需有一定的書寫條件,同時也受距離的限制。他把體態放在第五位是因為處于靜止狀態的體態要有一定的前題,要經過仔細的觀察思考才能理解它所表示的意義和所傳遞的信息。
關于“阿拉伯人對身勢語的認知”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南京阿拉伯語培訓”的計劃,請直接點擊右側在線咨詢,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