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真正的定義,是用邏輯原理給詞定義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先指出事物在客觀世界中所隸屬的類別,而且是近類(genre prochain),然后再說明它的種差,即:定義=近類+種差。這篇文章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法語中的邏輯術語。 種差是邏輯術語,指同一屬下某一個種不同于其它種的那些屬性。如:能制造工具是動物屬下,人區別于其它動物的種差。
近類指出該詞義所屬的類別, 而種差則進一步明確所指事物的特性。這樣,就可以做到用不太多的篇幅達到盡量大的精確程度。
例如,1762-每-出版的《法蘭西學院詞典》就是采用這種方法給下面的詞定義的:
baleine(鯨):poisson(魚,類) //de mer(種差1)/d’une grandeur extraordinaire (種差2).
gazelle(羚羊):mammifère(哺乳動物,類)//voisin de l’antilope(種差).
mimosa(合金歡花):plante(植物類)//cultivée dans le Midi de la France(種差1)/pour ses fleurs jaunes réunies en petites boules(種差2)。
從上面幾個例子可以看出,這種定義相當復雜,而且讀者也不易理解。這種定義由于太嚴格,有時反而顯得不那么實用。人們有理由懷疑,這種面面俱到的定義是否就是理想的定義。
關于“法語中的邏輯術語”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南京法語培訓”的計劃,趕緊聯系我們吧,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