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波華亥(PaulPoiret)作為法國時裝界的革新者,他所倡導的迪考藝術(AnDeco)對時裝風格、室內裝飾、織物設計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引發這一時尚革命的契機,是1909年在巴黎訪問演出的俄羅斯芭蕾舞團。 從維多利亞女王登基,一直到愛德華時期(1890—1910年),女性始終穿著束腹,人為地壓迫自身體型成“沙漏型”或“S”型。服飾色彩多以淡雅為主,花邊、飾帶、陽傘等裝飾繁復瑣碎。1909年,俄國芭蕾舞團首次在巴黎公演。服飾造型與舞美設計上那富有東方情趣的色彩和線條,極大地吸引了各界人士,更為時裝界帶來了藝術創作的靈感。
盡管波華亥本人一再強調,他的設計風格早在芭蕾舞團來法演出之前就已形成,然而這一歷史事件加速了波華亥風格的普及和發展,卻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波華亥(1879—1944年),生于巴黎一布商家里,他在早年制傘業做學徒時就已對時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96年,他進入著名的杜塞特公司工作,件設計作品是紅色披風配灰絲綢襯里,一側飾有六個琺瑯扣,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后來他又為演藝界人土利簡(R《iane)和薩拉·博哈(SarahBernhardt)設計舞臺服裝,這些設計展露出他強烈的個性。1903年,在他為沃思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后,決定自己創立公司。25歲的波華亥在有限的資金與八個縫紉女工的幫助下,憑借自身的才華,很快成為巴黎前衛、時髦的設計師。
關于“法國時裝界的革新者”的講解,小編就給您講到這里了,如果您想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參加“法語培訓南京”的計劃,趕緊聯系我們吧,網絡預約還有更多驚喜喲。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