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民族是個簡樸而又務實的民族。德國人日常生活是比較節儉的,他們可以把錢用在旅游、休閑度假或是體育運動、健身鍛煉等他們熱愛的項目上,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決不會鋪張。甚至在有些方面,讓人覺得有點“小氣”。給我印象深的就是德國人特別注意節約用水與用電。 “隨手關燈”,“節約用水”,這些在我們國家被經常掛在嘴上、在一些機關企事業單位里隨處可見的宣傳語,在德國卻是深入人心,已經成了每個德國人非常自覺的行為。
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電力供應充沛。以一般德國人的收入水平,用電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開支,根本算不了什么。德國人卻人人都能做到節約用電。
德國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大部分城市都由政府集中供熱。我們的學生公寓,廚房和衛生間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隨時都可以開出熱水,生活非常方便。公寓樓里可以使用電器的地方不少。廚房燒菜做飯用的電磁灶、微波爐和電烤箱;洗臉洗手的地方有吹風機。住在學生公寓不管用多少水電都不用另外法蘭克攝的美葛溺大轎,交錢,因為水電費已經包含在房租里了。就是這樣,德國同學不管是用電還是用水,還是特別的節約。盡管德國也是一個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
德國人洗水果、洗蔬菜或是洗餐具,沒有人是用水邊沖邊洗的,都是先在盆里放滿水以后才洗,他們認為這樣比較省水。在德國人看來,多用了不該用的東西,那就是一種浪費。更何況是像水那樣寶貴的自然資源了。
在德國,你聽不到任何關于節約用水用電的大道理,但是這種理性的消費觀早已成了每個德國人的生活習慣。在他們的眼里,浪費水電和其他資源,都是一種沒有修養、是不道德甚至是可恥的行為。對資源的節約意識,已經深深地植根在每個公民的頭腦中,落實在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中了。德國人這種自覺節約資源的意識,跟他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和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有關,也跟整個社會形成了這樣的一種氛圍有關。
我們中國是一個人均水資源和能源都非常缺乏的國家。可時至今日,人們在對這些資源的消耗方面,大手大腳的現象仍然存在。許多人至今還沒能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對我們自身生存與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這應該說是我們國家對公民的教育還存在欠缺吧。
一個國家想要保持經濟長時期的可持續發展,想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必須提高國民對資源的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在這一點上,德國人所表現出來的節約,是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編輯:admin)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