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中部,靠近比利時邊境的地方有個小城,只有20多萬人工口,卻在我國留學生、進修生中享有很好的名聲,因為這是個“出博士的地方”。它的名字叫亞琛。它的德文名字的發音是“啊哼”(Aachen),不知為什么譯成了亞琛?也許“啊哼”太不像城名了吧?! 德國培養博土生的大學、城市有100多,難道只有亞琛無愧于享受這個美稱:“出博士的地方”?不是的。我們之所以如此稱呼它,就因為它為我們中國培養了不少理工科博士生。 在1984年聯邦德國的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幅不小的照片,文字說明寫著:這是幾個中國留學生在亞琛工大榮獲了博士學位。照片上是幾個中國人頭戴博士帽,在領取博士學位證書。請想想,在這么一個小城市,一年竟有幾名中國人獲得博士學位,如果加上其他國家和德國本國的博土學位獲得者,這里一年能培養出多少博士啊!亞琛,“出博士的地方”,當之無愧!
亞琛工大是德國第九個規模大的高等學府,在校學生人數超過4萬,下設10多個院系,師資力量雄厚,在國內頗有影響。所以,我國理工科留學生慕名前去攻瀆學位的比較多。
我們曾經看到過一部介紹亞琛情況的電視片。鳥瞰亞琛全城,實在令人賞心悅目:那遍布于城市建筑之間的廣場、草地,那點綴在紅黃藍白的房屋之間的綠樹、紅花,那五顏六色穿梭往來的小汽車,那小不點兒似的熙熙攘攘的行人,真像一幅動靜結合的水彩畫畫面。亞琛的建筑也有特色可尋:哥特式建筑——市政廳正面的柱子上雕刻了歷代德國國王的全身像。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公元8世紀末,卡爾大帝在亞琛加冕登基的石級、御座也完好地保存在這里;新建的亞琛醫院,不僅外觀漂亮,而且設備先進,在德國名列前茅。
亞琛還有很多展覽館、博物館,其中令人感興趣的是“國際報紙博物館”。它展出了全世界10萬多種報紙的創刊號、慶祝專號、號外和絕版號,其中珍貴的是那些已經停辦、絕版的報紙。我國也有許多報紙列在展品之中。
亞琛不僅是個“出博士”的文化名城,而且也是個歷史古城,每年吸引著許多游客去一睹它的風采。我國許多教育代表團、大學訪問團訪問德國的日程安排上,必有亞琛,因為它是個“出博士的地方”!,
|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